她摘下黑色的面纱,对着镜子整理头发。我好奇得不得了,却又不好意思盯着她看,只好偷偷瞥一眼。没来得及看清,她倒又已经把自己的脸遮了回去。
那是我第一次距离穆斯林女子那么那么近。
他走过我身边,停下脚步,琢磨了好一会我的英文论文上密密麻麻的笔记。我回答他这都是中文翻译。接着他坐在我身后的图书馆座位上自习。
那天后来是我第一次被一个阿富汗人要求约会。
她春游的时候坐我旁边,跟我介绍她的祖国通货膨胀时是什么样子的。“上午一串香蕉三十万,到了中午就十几块钱了,可是明天说不定就又上千了。”
那个下午我有了第一场与津巴布韦人的对话。
这些国家,地区,肤色,人种,从前都与我无关。看新闻的时候,那里少不了恐怖袭击,战火连连,或者是面黄肌瘦,连年干旱。
后来我才知道我这是stereotype(刻板印象)的标准典范。
我这类人轻易把别类人打上标签,简单归类。这种标签和归类可以不止是人种,还有地域、疾病,以及性取向等等。
比如说,有一天,我大发感慨,抱怨印度人民普遍不靠谱。我这话是当着一个加拿大朋友的面说的,不料被他正儿八经教育一番,说,许,你这样不好,不善良。
我心想,怪了去了,开度度的玩笑不要太正常。可是就是这种自以为是的太正常,让我简单地丢失了一个加拿大人的信任和尊重。
在加拿大,要想学不会、记不住stereotype这个词,实在是太难了,因为几乎每门课的老师都在教,同学们都在谈。
中心意思是反省社会(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加拿大社会)以及反省业界(尤其是新闻界)如何在过去的多年里制造了许多不应该制造的stereotype,以及如何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避免以及改观这些stereotype.
这和我生长的环境一点都不一样。
黄色给黑色贴标签,南方给北方贴标签,就连一个城市里的也不轻易放过,一环的标签二环,二环标签郊区。一个几十个人的小班级里要是有异类,连跟他做朋友的恐怕都被视为异类。
在加拿大这么做,你就惨了。
因为这里的异类,只有一种,就是不善良。
新闻在于提供事实真相,stereotype是假象。所以我才在这里,希望生活里的各类人先教会我什么是真相。
我想,这是做记者的第一课。